摘要: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学会该如何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
1.语文课上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要吝惜时间
要以学生的读为本,将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
2.鼓励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读得尽兴、读得忘我
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
比如:默读、精读、泛读、略读和浏览等,全班齐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教师指导学生倾听文本本身发出的声音
尽可能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声,读出作者的情感,并教会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读法,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1.脱离文本,远离语文
阅读教学中为拓展迁移而大量引入了非语文内容,转移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使其迷失在多学科构建的知识迷宫中不能自拔,语文课的味道荡然无存。
2.脱离学生,远离教师
课堂教学中,或是教师备课以自我理解为出发点,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牢牢掌控着文本解释的话语权。
1.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2.认识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
学习对语句的锤炼,在表达的过程中,注意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追求语言表达创新和思维创新。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3.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
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1.激活求异思维,多元解读文本主题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作品通过其形象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越丰富复杂,其主题的多元化倾向越明显。对于作品的阅读者学生来说,由于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兴趣修养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欣赏作品的切入点和审美取向也是迥然不同的。
2.启发辩证思维,创新解读人物形象
透过现象探索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获得本质,是学生运用辩证思维认知事物的一般过程。而打开这扇思维闸门的钥匙,正是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升华,是比较阅读法的基本准则。
每一篇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同类形象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蕴藏了深厚的文本意义,召唤着读者去填补,去对话,运用辩证思维去解读。
3.善用交叉思维,捋清文本脉络
交叉思维即从一头寻找答案,在一定的点暂时停顿,再从另一头找答案,也在这点上停顿,两头交叉汇合沟通思路,找出正确的答案。
文学语言具有多义性,作家将含义丰富的词语连缀成文,其行文思路必然是新奇的,跳跃的,不拘一格的。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地培养,契合了课堂的主张,它让学生能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满足了他们不同的发展要求,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又一亮点。
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好习惯能造就人,学习语言的好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使学生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还要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其次,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的使用方法,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寫读书笔记的习惯。最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处人手,要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有耐心和恒心,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引导学生去探求,让他们快乐地阅读想要的语言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讲究一些方法,让他们产生渴求阅读的心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追求无极限,探索无止境,我们广大基层教师如何把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还需不断探索,但一定要坚信,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王鎏滢.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1):284.
[2]马负香.浅谈中学生语文阅读中的问题[J].中学语文,2015(2):35-36.
[3]周文忠.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4):68.
移动办公:17161073700
鹏程论文网提供MBA/MPA、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教育管理、法律硕士、医学硕士、软件工程、在职硕士以及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等各专业的硕士论文代写服务,还包括开题报告的撰写。 无需定金,信誉保证,当面交易,安全可靠 .
咨询电话:18632087775 Email:2852270690@qq.com 咨询客服QQ:2852270690
鹏程论文网
Copyright @ www.pclunwen.com Code © 2016 .Powered by EmpireCMS